Tuesday 9 April 2024

宣教,關我什麼事?


鄧劉雍
 (澳洲中信文宣主任)

一般信徒對宣教的詮釋

當一提到「宣教」我們通常會有幾個反應:

我們教會有資助/差派宣教士

- 我們教會有舉辦短宣/宣教主日

- 宣教是差會的事、是宣教士的事

總而言之,就是: 宣教,關「我」什麼事?

 

Who?

「宣教」(mission)是從希臘文的「差遣」而來,在聖經中並不是指某種特定的事工,最初緣起於使徒受指派傳福音使人作門徒。耶穌到底是要差遣「誰」去使人作門徒(make disciples)? 是使徒嗎? 是牧師嗎? 是宣教士嗎?

耶穌上前來,對他們說:「天上地上一切權柄都賜給我了。所以,你們要去使萬民做我的門徒,給他們施洗,歸入父、子、聖靈的名下,我吩咐你們的一切,都要教導他們遵守。記住,我時刻都與你們同在,直到現世時代的終結。」 (馬太福音28:18-20, 環聖譯本)

很明顯耶穌吩咐的大使命不是少數或個別的人可以完成的。理由:1. 福音要傳給「萬民」- 超越地域種族; 2. 福音要傳到「現世時代的終結」- 時代界限。那麼馬太所指的「你們」,就肯定不單單是直接受差遣的十一個使徒,而是歷世歷代的「教會」。是凡相信耶穌,願意跟隨祂,聽祂的教導和差遣,做祂吩咐的事的「門徒」。耶穌要差遣的是使徒、牧師、宣教士也是你和我。即是人人都是宣教士,人人都要宣教。

 

哪裡 Where?

1. 異地宣教

福音的傳播由起初的使徒和散居的猶太基督徒帶到歐亞各地,又由宣教士和門徒傳到亞洲及其他地區。兩千年來,基督徒主要集中在北半球。踏入21世紀福音重心轉移自北向南、由西向東,南半球基督徒由1900年的18%增至2020年的67%,預測會於未來30年增長至77% (參世界基督教百科全書)。根據M. Ho & R. Mak 2021年一項調研 基督信仰擴展最快的地方,是人文發展指數 (Human Development Index) 最低的國家,即最窮困、落後、宗教自由及平民受壓制的國家 (85%是印度教及穆斯林)


現今宣教的聚焦點應該是上圖顏色最淺的國家。在地理環境上,印尼便是最鄰近澳洲的宣教焦點國家。印尼是世界上最多回教徒的國家 (2.29, 佔全球13%),也聚集了全球最多的海外華人 (1,100, Statista 2022)。所以,無論是向異文化的穆斯林,或是同文化的海外華人宣教,印尼都是很值得我們關注的地方。疫情後全世界渴求醫護人員,基督徒醫生護士可考慮善用你們的專業,帶職宣教。

由於特殊的歷史及政治因素,中國與大部份的回教國家有更友好及開放的關係,以致穆斯林更容易接納與華人交往,感謝天父賜予這個利好的先決條件。澳洲中信與另外三個機構合辦《走進伊斯蘭世界》的線上穆宣課程,於本年4-6月舉行,求主興起更多門徒參與穆宣事工。


2. 本地宣教

澳洲是全球數一數二的多元文化國家,擁有300個不同民族聚居,7百萬人是海外出生的移民 (佔總人口27.6%)。另外,有56%無信仰或是異教徒。換言之,你的鄰居中兩個就有一個是福音對象;六個就有一個是異文化的非信徒或異教徒。宣教根本就不用出遠門 (越洋過海) ,「出門」就可以了。

 3. 網路宣教

過往宣教一般來說是到異地傳福音給跨文化、近文化或同文化的對象。21世紀新媒體有很大的突破福音傳播的特色是 隨處到隨處” (from everywhere to everywhere); “從任何人到任何人 (from anyone to anyone)。舉例說在有互聯網訊號的情境下任何一個普通基督徒,可以透過新媒體即時向任何一個地方未信主的人見證主/傳福音。

 

如何/How?

 1. 除去「不懂、我不敢」的藉口

耶穌對他們說:「但是聖靈臨到你們身上時,你們就會得到能力,並且會在耶路撒冷、整個猶太和撒瑪利亞地區,直到地極,作我的見證人(使徒行傳1:8,環聖譯本)

 

耶穌要我們作祂的見證人”(be His witnesses)意思就是為祂和神的榮耀作見證宣稱祂是王。每個基督(Christian/基督的追隨者)都是基督的見證人,我們這個人 (Being),我們每天的生活 (Doing),就是祂的見證。

講故事人人都懂,你是最好的專家,最有權威去講你的故事。傳福音最簡單直接就是講耶穌在你生命中的故事,你以前是一個怎麼樣的人,你如何信主、如何改變? 舉一個聖經中最簡單、最強而有力的見證: 耶穌在安息日治好一個生來瞎眼的人,這人當著有權有勢的法利賽人見證耶穌說 : 「我本來是盲眼的,現在能看見了。」(約翰福音9:25, 環聖譯本)


2. 盡量培養自己的CQ,準備跨文化宣教

CQ 文化智商 (Cultural intelligence) 是一個人在多元文化的情況下能有效發揮作用的能力。高度文化智商賦予你在異文化群體中更好的人際關係及面對實際文化差異的技巧。

3.  提升社會責任感,進入社群服事

19世紀起,西方國家採用全面關懷社區的宣教模式。於宣教工場建立孤兒院、醫院、學校,派米、派衣物、日用品等。以此滲透性的方式傳福音,普遍性地建立了基督信仰的良好形象,成為弱勢群體的幫助者。隨著時代的改變,後現代及自由主義的興起,加上同性、雙性、變性運動 (LGBTQ) 大行其道,基督信仰已被顛覆成為壓制者,成為對「弱勢群體」沒有包容性、沒有愛心的一群,成為傳媒的針對及嘲諷目標。現今教會的形象已不再是以往群眾仰賴幫助的渠道更談不上是道德倫理的依循。

 

故此,我們不可再坐在教會裡等人上門,然後跟人談道。現今基督徒更應有社會責任,我們要走出教會,接觸社區裡有需要的群體。學習耶穌,主動「進入人群」去服事他們讓人看到基督徒的愛心,滿有盼望和喜樂的生命,便會問我們盼望的緣由,那時候我們便可告訴他們關於耶穌的好消息。

 

只要心裡尊主基督為聖,常常做好準備,當任何人問你們為甚麼懷有盼望,就可以給他一個答辯,但是要用謙和敬畏的心答辯,並且存美善的良心,好讓你們被人詆毀時,可以藉著在基督裡的好行為使那些侮辱你們的人蒙羞。(彼得前書3:15-16, 環聖譯本)

 

願聖靈親自激勵我們,回應主耶穌的吩咐,裝備好自己,行動起來,作一個「使命門徒」。

 

*請留意下一期主題 : 宣教,關教會什麼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