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命人生 3 - 陳供生 - 孜孜不息
訪問、原稿:嚴玉燕 整理:鄧劉雍
陳供生(人尊稱 “陳公”),基督徒音樂家,一生懷抱著上帝所賜的使命。他於1934年出生於香港,在兄弟姐妹中排行第六,哥哥陳終道是牧師,也是神重用的僕人。陳先生曾在福州居住,多年前定居澳洲悉尼。
恩賜鍛鍊及領受使命
陳母是家中的第一位基督徒,陳先生十三歲信主,自幼喜歡學音樂,卻遭家中長輩反對。然而,他對音樂的熱愛不減,從福州來到香港後由學習樂器轉為鑽研聲樂,但進展緩慢。他曾三度從聲階重新學習,並依靠鏡子觀察發聲技巧,透過禱告,他孜孜不倦地摸索。陳先生早期參加香港聖樂團,得到一位啟蒙老師提點,最終突破重重困難。起初他認為唱歌就是表演,只願獨唱得掌聲,後來神讓他改變這驕傲的態度,他知道音樂能帶給人說不出的安慰,明白到歌唱是上帝給他的使命。對於這個超級榮耀的事奉,他非常感恩,因這不是他配得,更不是他應得,相反地,他是恨不得!
於經濟上,陳先生得到上帝的恩待,順利開了一家汽車配件公司,不用擔憂生活所需,可以全心全意地發展音樂事奉。
音樂佈道成為一生使命
“浩聲讚祂詠團”(簡稱“浩聲”)成立於1992年,陳先生最初是聲樂導師,其後承擔總監至今,招募有事奉心志的弟兄姐妹加入。因廣東話的聲韻與曲調不符,造成了字義上很大的差別,陳先生更開始編曲及作詞,務求將歌曲的內容表達無遺。
有一次,“浩聲”應邀到星、馬佈道。在星加坡的兩場佈道會中,牧師數度呼召而沒人回應,他被臨時要求唱一首詩歌,因毫無準備,便選了一首熟悉而較為簡單的歌《耶穌為我釘十字架》,他在歌唱的同時,聖靈作工,台下的會眾及台上的詩班員都受感流淚,會眾相繼信主,一切榮耀歸上帝。
中國剛開放時,生活困難,物資短缺,陳先生及“浩聲”希望能透過探訪去幫助中國同胞。有一次,被探訪的家庭給團員們奉上了兩根已熟透成焦黑的香蕉,這是他們捨不得吃而留下來款待團隊的,陳先生心中非常感動。此後,他刻意帶兒子回國去體驗這真實的窮困,探訪事工就從此開始。雖然政事變遷,團隊還是不斷地在中國有各樣的事工,好讓福音傳揚開去。
八十年代後期,陳先生帶領“浩聲”到江門教會探訪,把詩班和團契的活動形式帶進了教會,後來江門教會也成立了詩班,並且每週練習三次,可見他們的熾熱追求之心。政府會監察教會各項活動,其間也不乏有「隱藏書記」決志信主。還有一位姐妹堅守信仰,無懼暴戾的丈夫傷害自己;全教會起來為此事禱告。神聽禱告,不但丈夫態度改變,上帝所立婚姻之約亦得以持守。這個見證令陳先生感動流淚,也得著了鼓舞。
病痛中的信靠順服與堅守使命
陳先生在晚年經歷數度大病達十年之久,兩度癌病皆蒙醫治,其間接受了三十多次的放射治療。他在害怕及受盡後遺症的煎熬下,禱告阿爸天父免除再次動手術之苦。上帝憐憫,聽了他的呼求。他堅信上帝既將許多不如意的事情加在我們身上,是要使我們能學習順服的功課,這個課堂並沒有畢業班,直到見主面為止。上帝的旨意是人無法測度的,感恩之餘,倍感音樂事奉何等寶貴!
陳先生於90歲高齡,仍堅守神交托的使命,每周繼續帶領“澳洲浩聲”練習,不時到各教會舉辦聖樂崇拜及音樂佈道等,“陳公”是每一個使命門徒的好榜樣。
浩聲讚祂詠團介紹視頻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19t-FvYGr7g&t=4s
陳供生獨唱I’ll Walk with God – 請點擊以下結連觀賞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6GL8J539Kc